网拍丨伍伦“微拍堂”:“法宝圆明”佛经、佛画专场

2021/1/22 23:26:15


如何诠释佛教艺术?用什么概括她的生命力、个性与美?怎样理解她遍布东亚与世界的胸怀?这场网拍,是我们的尝试。




拍品总数:18件

预展时间: 即日起—2021年1月16日22:30

拍卖时间:2021年1月16日(周六)22:30—1月18日(周一)22:30

展拍地点:微拍堂“拍卖行”频道

 

Lot 1




永乐南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一

白棉纸 一册

开本:11×34厘米

起拍价:人民币6000元

 

《永乐南藏》因刊板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的国都南京而得名,它是继《初刻南藏》之后的第二部官版大藏经,又名《再刻南藏》。《永乐南藏》的始刊时间在永乐十一年(1413),刊刻地点是大报恩寺,最迟至永乐十八年(1420)刊竣。《永乐南藏》的雕造是在僧录司的领导下进行的,当时出任僧录司官员的有:道衍,即姚广孝;道成,别号雪轩,曾出使日本;净戒;智光。

《永乐南藏》的版式为每版录经文30行,此卷为经折装,每版5折,每折6行,每行17字。版框高约24.5厘米。采用宋元以来刻藏字体。卷首经题下注明此版所在千字文函号为“咸一”。每纸接缝处依稀可见阴文字样的刻工姓名:杨回青、李讹、李讹奴、朱法仔等。

此卷前有五折页扉画,绘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并有舍利弗在前长跪问道,佛祖周围有罗汉、菩萨、天王闻法。扉画后有一折页是三龙盘绕的牌位,内书“皇帝万岁万万岁”。

 

Lot 2



永乐南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六

白棉纸 一册

开本:11×34厘米

起拍价:人民币5000元

 

《永乐南藏》因刊板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的国都南京而得名,它是继《初刻南藏》之后的第二部官版大藏经,又名《再刻南藏》。《永乐南藏》的始刊时间在永乐十一年(1413),刊刻地点是大报恩寺,最迟至永乐十八年(1420)刊竣。《永乐南藏》的雕造是在僧录司的领导下进行的,当时出任僧录司官员的有:道衍,即姚广孝;道成,别号雪轩,曾出使日本;净戒;智光。

《永乐南藏》的版式为每版录经文30行,此卷为经折装,每版5折,每折6行,每行17字。版框高约24.5厘米。采用宋元以来刻藏字体。卷首经题下注明此版所在千字文函号为“咸六”。每纸接缝处依稀可见阴文字样的刻工姓名:弓恩、奚志、章行、睦、潘、潘舟保、张如往等。

 

Lot 3




 较初印永乐南藏《开元释教录》卷第一

一函一册

开本:11.1×30.2厘米

起拍价:人民币6000元

 

《永乐南藏》因刊板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的国都南京而得名,它是继《初刻南藏》之后的第二部官版大藏经,又名《再刻南藏》。《永乐南藏》的始刊时间在永乐十一年(1413),刊刻地点是大报恩寺,最迟至永乐十八年(1420)刊竣。《永乐南藏》的雕造是在僧录司的领导下进行的,当时出任僧录司官员的有:道衍,即姚广孝;道成,别号雪轩,曾出使日本;净戒;智光。

《永乐南藏》的版式为每版录经文30行,此卷为经折装,每版5折,每折6行,每行17字。版框高约24.3厘米。采用宋元以来刻藏字体。由于此卷为一函中的第一册,故卷首经题与千字文函号之间夹注本函册数:“此号七卷”,下注明此版所在千字文函号为“宗一”。此经无封面,版面清晰,无断裂、糊版现象,为较初印的版本。版间空白处多镌有精巧的花型图案,前有一折页五龙盘绕的牌位,雕版极精,内书“皇帝万岁万万岁”。

《开元释教录》,唐代智昇著,共二十卷,成书于唐开元十七年(730),记载东汉到唐所译佛经目录和译者传记,末附著作目录,共百七十六人。

 

Lot 4


元普宁藏、明永乐南藏《六经同卷》二种

二册

开本:11.3×29.8厘米;11.2×31厘米

起拍价:人民币150,000元

 

《六经同卷》意为将六种经文合刻于一卷之中,此元代普宁藏本《六经同卷》与明永乐南藏本《六经同卷》均收录《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说救拔焰口恶鬼陀罗尼经》、《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殊为难得。

《普宁藏》因刊版于杭州路余杭县白云宗南山大普宁寺而得名。《普宁藏》的刊造,始自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即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讫于至元二十七年(1290)。

此普宁藏本《六经同卷》每版30行,5折,每折6行,每行17字,版框高24.6厘米,首尾经题下和版间标注千字文编号和册次:“阿三”,意为阿函第三册。版间还以小字注有版次和刻工姓氏。

尤其可贵的是,此卷前粘贴了一页北宋两浙转运司本《大方广华严经疏》,雕刻精美,版式优雅,堪称北宋浙刻白眉。

永乐南藏本《六经同卷》每版录经文30行,每版5折,每折6行,每行17字。版框高约24厘米。皮质印刷。

 

Lot 5



小字刻本《妙法莲华经》(八卷本)

日本江户早期(约17-18世纪)

一卷

约8.7×2678厘米

起拍价:人民币50000元

 

此经大小不盈一掌,卷尾款识虽表明是日本京都所刻,但其风格与精美程度与苏州瑞光寺塔出土的北宋刻小字本《妙法莲华经》如出一辙,甚至比那部高17厘米左右的经卷还要小上一半,其精巧程度不言而喻。此经一仍藏经行款,每行17字,蝇头小楷,工巧之至。为了方便携带,使用极薄的皮纸印刷,虽历经岁月洗礼而坚韧如初。此《妙法莲华经》为八卷本,非通行之七卷本,更是难能可贵。

此经卷末刻“京四条通长刀鉾町纸屋庄左卫门开板”,“纸屋庄左卫门是一个很典型的江户时期商人的名字,就像元禄年间(1688-1703)著名的豪商纪伊国屋文左卫门的名字一样。这些人从商之后放弃了原来的姓氏,以店名为姓,也就是说,纸屋庄左卫门”是一位在江户时代的平安京四条大道上开纸店、书铺的名叫“庄左卫门”的老板。

 

Lot 6




日本最早的佛像版画:百体阿弥陀如来坐像

平安时代(794-1192)

皮纸  一张

32×44厘米(佛高约4厘米)

起拍价:人民币100,000元

 

阿弥陀如来坐像版画发现于日本京都净琉璃寺内供奉的木造丈六阿弥陀如来坐像内部,是目前已知的日本最早的佛教版画。版画于昭和初年(1930年左右)被发现并取出,与本标的同样的俗称“百体一版”的版画目前与著名的百万塔陀罗尼一起收藏在日本町田市立国际版画美术馆,是国宝级的藏品。

此版画所要表现的是“贤劫千佛”信仰。所谓“贤劫千佛”是指,在佛典所述之宇宙循环成灭过程中,现在之中劫称为贤劫,贤劫中出现于世之千佛即为贤劫千佛。净琉璃寺中供奉的木造阿弥陀如来坐像的背光中,即刻有贤劫千佛的震撼形象。

此版画每行、每列均刻印十尊阿弥陀如来像,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因版刻技法初创时期的稚拙而呈现出略有不同的表情样貌,更显得古拙、虔诚、庄严、可爱。

日本的佛像版画从制作方法上分为印佛与摺佛两种。印佛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捺印,摺佛相当于雕版印刷。和中国不同的是,在中国捺印技术早于雕版印刷术,而在日本印佛和摺佛同时应用于平安时期,除了装藏,印佛还可以做写经上的装饰。净琉璃寺百体一版阿弥陀如来坐像就是摺佛。

净瑠璃寺由义明上人创建,是阿弥陀佛如来和药师佛如来为本尊的真言律宗的寺院。据寺传记载,其前身是1047年创建的西小田原寺,据说寺院是以贵族所向往的净土为理念而建造的庭园建筑。寺内建筑物在南北朝时代全部被烧毁,1107年修建的本堂和三重堂幸免于火灾被定为国宝。本堂里放着被定为国宝的九尊木造阿弥陀佛如来坐像,佛像内部的装藏“百体一版、十二体一版阿弥陀如来坐像”于昭和初期被发现,流通于世的极其稀少,君当宝之。

 

Lot 7





古摺佛聚

(日)德力富吉郎 著

昭和二十七年(1952)双富轩版画工房

一函三十四张

19.5×27.5厘米

起拍价:人民币20000元

 

《佛光大辞典》第六册中有一条关于“摺佛”的解释:“摺佛,又作印佛。雕版佛像,摺写于纸、绢等之上而供养之,称为摺佛。对于供养死者、祈求疾病痊愈、诸愿降服等时,常用此摺佛,将佛、菩萨、天部、高僧之画像印于纸上。系造佛最简易之法,自古行于印度,我国或系唐代开始风行。”向达先生《唐代刊书考》一文中也介绍过摺佛。而敦煌文献中的“印沙佛文”和已经发现的敦煌、高昌木板印佛,都是摺佛实物。中日欧美等多国学者已对此进行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古摺佛聚》除了从严谨的印刷史、思想史等学术角度出发,更偏重于印佛的美学意义。这是一部由日本昭和时代颇负盛名的版画家德力富吉郎操刀,自刻自印,以其多年研究、收藏、鉴赏中日古佛教版画的深厚经验为依托,甄选自中国唐代至日本镰仓时代印佛菁华33种。用德川时代古纸、朝鲜皮纸等数种良纸,自刻自印,就连盛放这些版画的木箱都是由唐招提寺所藏的镰仓时代的古木箱拆分制作的,目录册的封面也是由一种罕见的蒙古皮纸印制。由于此集倾注作者心力,选材又如此苛刻,《古摺佛聚》仅以所收佛像数量为限,印刷了33部,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只此一部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古摺佛聚》收录了敦煌出土的大谷光瑞将来品佛像十余种,皆如同原物。而且,由于此件《古摺佛聚》是仅有的十部特别版之一,其中附赠一张江户时代朱印立佛,弥足珍贵。

德力富吉郎(1902-2000),日本京都人,出身绘画世家,师从土田麦仙,是日本著名的艺术家、收藏家、木版画家,他从自己收藏的中国、日本古版画中汲取营养,创作主题多为浮世绘,代表作《京都百景》。

 

Lot 8





绀纸金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百卅四全帙

日本平安时代末期(12世纪)

一盒一卷

24×835厘米

钤印:陈大海外搜奇印记(白)、明远鉴定(朱)、宝拙庵藏(白)、泉石粼粼居图书(朱)

起拍价:人民币300,000元

 

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时代,是日本书道史上的黄金期。在这个时代,初期涌现了平安三笔,即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中期又出现了日本三迹,即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后期兴起了假名书道,从而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和样”书道,与中国称之为“唐样”的书法形成了双峰对峙的两大阵营。

由于平安时期的佛教逐渐转向祈祷国泰民安、圣寿万岁和五谷丰登,将着眼点更多地放在现世的利益上,进入十一世纪后,一大批光彩夺目的装饰经夺目登场了,绀纸金银字写经就是其中之一。

此卷绀纸金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百卅四全帙,凡十四纸半,全长8.35米,每纸三十一至三十二行不等,每行十七字,以银泥为界栏,金泥书写,文字煜煜生辉。其书写风格、使用材料与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平安时代后期绀纸金字《法华经》卷第五、永久五年(1117)藤原清衡发愿写绀纸金银字一切经“中尊寺经”、鸟羽院发愿写“神护寺经”等别无二致。

 

Lot 9








新罗时代白纸墨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百八十全帙

唐乾宁三年写本(896)

一盒一卷

24×898.5厘米

起拍价:人民币100,000元

 

现在已知的朝鲜半岛所留存的最古老的写经,是现藏韩国湖岩美术馆的天宝十四年(755,新罗景德王十四年)抄写的细字白纸本《八十卷华严经》,每行三十四字,共八卷,被韩国列为国宝。因为高丽时代所留存下来的纸本墨书写经绝少,大多数都是绀纸金银字写经,且多为十世纪以后所书。

此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百八十,首尾俱全,卷末有抄写者所署年款曰:“乾宁丙辰四月八日谨记”。乾宁是唐昭宗李晔的年号,乾宁丙辰为公元896年,是中国的晚唐时期。当时高丽是唐的属国,故奉唐正朔。

卷末尾题、年款间又有供养人题记:“菩萨戒弟子南赔(当为瞻)部洲高丽国金海府户长礼院使许珎,寿(当为祷)主圣邦安兵消,禾稔慈亲益寿,先故升天,及弟子福昌,诸亲命久。谨成六百大般若经,永云供养。重熙十五年(1046)丙戌四月日记。”重熙是辽兴宗耶律宗真的年号,此时高丽又称为辽的附庸,故奉辽之正朔。

此经为皮纸墨书,每纸长约45厘米左右不等,每行17字。从纸张质地上看,与同时期的中国写经、日本写经用纸有明显区别,而与之后的高丽、朝鲜时期的纸张类似。书风豪放洒脱,一气呵成,颇有南北朝时期的古拙之风。唐末写就,历辽而犹受供养,传之今日仍首尾完整,尾题、题记、燕尾一如写成之日,且为世界各大博物馆遗珍,其珍贵程度不待多言,识者宝之。

 

Lot 10



《佛说无量寿经》全帙

江户初期刻本(约17-18世纪)

二卷

28.5×1051、28.5×1078厘米

起拍价:人民币5000元

 

《佛说无量寿经》,亦称《大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为"净土五经一论"中的一经,净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该经中找到理论依据。

此卷字体颇似日本足利幕府时代刊刻的《妙法莲华经》,其后有明应七年(1498)款题记,这也是延续到镰仓时代至江户初期日本版刻佛经的风格之一。此卷佛经印刷在云母笺上,字大如钱,骨肉匀停,读之令人赏心悦目。

 

Lot 11




张即之书《金刚经》刻本

日本贞享二年(1685)

12.8×30厘米

一册

起拍价:人民币30000元

 

张即之(1186—1263),字温夫,号樗寮,南宋历阳(今安徽和县)人,生于名门显宦家庭,自幼延习家风,受其伯父张孝祥熏陶。其书法深受唐人影响,初学欧阳询、褚遂良和颜真卿,后转师米芾,参以汉隶及晋唐经书。张即之的书法在他生活的时代已名享一时,宋人郑清之赞他:“所观历阳(和县)张氏甫染翰,风致之妙,如坐云霄而睹星辰之燦然者,快心惊魄,有不容自已于歆慕也。”(《石渠宝笈》初编)至于金人之争相购藏他作品的记载已屡见史传

张即之的书法作品传世的以写经为多,《石渠宝笈》就著录有多件。清人王文治记载,他个人就曾见张氏手抄的“金刚经真迹二本、石刻一本。法华经曾见真迹数卷,木刻全部。华严、海藏又复累书不一。”此卷就是根据张即之在宝祐元年(1253)六十八岁时为亡母祈冥福所书的《金刚经》刊刻的。原迹现藏日本京都智积寺,被定为日本国宝。张即之同年书写的另一部《金刚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本卷末有两段日本贞享二年(1685)的跋语,一为智积院第七代继承人运敞所记的刊刻缘起。运敞1614~1693)日本新义真言宗僧。大阪人,俗姓藤原。字元春,号泊如。十三岁出家,学于智积院、醍醐寺。后任尾张(爱知县)长久寺与江户圆福寺住持,且为智积院第七代继承人。精通汉文学,以讲述性灵集著称,大振学风。元禄六年九月示寂,世寿八十。著作甚多,计有《大疏谈义》、《三教指归删补》、《宝钥纂解》、《释论谈义》十余种,另有诗文《谷响集》二十卷行世。(《泊如僧正传》,《续日本高僧传》卷四, P5614)

 

Lot 12


毛晋校刻《王法正理论》一卷

明崇祯十七年(1644)

一函一册

18.8×32厘米

起拍价:人民币15000元

 

明末清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藏书家、出版家毛晋,既崇儒亦敬佛。崇祯十五年(1642),钱谦益、萧士玮、范景文等议刻《大藏方册》(即《嘉兴藏》),毛晋积极响应,“誓愿荷担,续佛慧命”。乃於七星桥西设华严阁,于崇祯十五、十六、十七年大规模刻佛典近三百种。

据《嘉兴藏》牌记记载,华严阁刻经所用的写刻工匠多是毛晋门下从事多年的良匠。他们所书字体风格趋于一致, 字形略呈扁宽, 结体疏朗, 行笔平稳, 具有楷书宋字意味。本卷的刻工有句容潘守诚、江宁黄宁二人。所刻刀法细劲, 不失书写原意。

由此卷牌记可知,此卷为泰和人郭承昊捐资刊刻,由毛晋和郁慈明共同校勘,而华严阁新刻诸经校刻精良, 风格与众不同,是名不虚传的。

《王法正理论》一卷,唐玄奘译。与不空译之王法正论经同本,皆瑜伽论决择分中寻伺地之别行也。说帝王十种之过失,十种之功德,五种之衰损法,五种之方便法,五种之可爱法,五种之能引可爱法。

 

Lot 13



《校正大明三藏圣教目录》

日本江户时期(1603-1868)

二册

18.4×24.7厘米

起拍价:人民币3000元

 

《大明三藏圣教目录》凡四卷,又称北藏目录。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下诏南京与北京分别写录、翻刻大藏经,是为南藏、北藏。《大明三藏圣教目录》亦即北藏之目录。而《校正大明三藏圣教目录》则在嘉兴藏本《大明三藏圣教目录》的基础上附译者、撰述者、永乐南藏的函号和所对应的日本藏经函名,并附《武周刊定伪经目录》,更加便于检索,是佛教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

 

Lot 14



《佛尔雅》八卷

(清)周春 

清光绪十六年(1890)

一函一册

14.9×24.4厘米

起拍价:人民币3000元

 

是书仿《尔雅》体例,采辑佛教著作中的汉语音译词编纂成书。为现存最早的雅书翻译体著作,填补了宋以来翻译体著作失传的空白。周春在《自序》中记述创作缘起和经过时说:”乾隆辛亥(1791年)夏五月,家耕厓孝廉自皖城归,过余斋,为余言:朱石君中丞方撰佛教《孝经》,余思有《佛孝经》,不可无《佛尔雅》,遂锐意创稿,凡三月而成书,略加注释如郭景纯;若疏通证明之,尚俟乎将来君子也。”全书分八卷十六篇,其中没有《释言》,《释训》,《释丘》,《释畜》篇,而比《尔雅》多了《释名》篇

书首题“光绪庚寅秋魏彦暑检,仁和周氏云因室刊”。周春(1729—1815),字芚兮,号松霭,晚号黍谷居士,又号内乐村叟,海宁盐官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在家候选10余年,潜研经史,刊刻自著书6种。后授广西岑溪知县。

 

Lot 15



浮世绘木板手工上色《涅槃图》

18世纪

一张

画心:27.5×50.5厘米

起拍价:人民币1000元

 

《涅槃图》是江户时代颇具代表性的大型佛教版画。最著名的是浮世绘画家西村重长于享保年间(1716-1736)创作的木板手工上色《涅槃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有一幅,颜色以红、黄、赭石为主,属于浮世绘当中的“红绘”。

此浮世绘木板手工上色《涅槃图》以西村重长的创作为蓝本,在布局上稍有改动,在填彩上采用了最新的绚烂的“锦绘”技术。锦绘”是1765年以后,在画家铃木春信(1724-1770)等人的推动下诞生的彩色木版画。此图较为细腻的表现了释迦牟尼佛涅盘时的场景,一轮金色的圆月高悬,画面以娑罗双树下涅盘而卧的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众多弟子、天神护法、精怪鬼异、飞禽走兽及凡界男女,纷纷前来吊唁。神情或悲恸,或穆然,或惊诧,或悲痛难抑,或捶足顿胸、或哭天抢地、或掩面抽泣。

浮世绘《涅槃图》的版权掌握在“书物问屋”手中,这是江户时期的图书出版发行的机构,专门经营佛学、历史、医学等学术性较强的书籍。浮世绘画家为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盘纪念日而创作的《涅槃图》,由雕师雕刻上板,再由摺师开始印制版画。首先会先印制十到二十张左右的单色版画,被称为“校合摺”,画师会在上面标定画面的颜色,之后根据颜色再制作色版。但是颜色选定的主导权在出版商手中,画师大多数时候只是负责建议。最终印成的版画由专营浮世绘的“绘草纸屋”进行销售。

 

Lot 16




南宋毗卢藏《出曜经》断简

11×28.7厘米

一折

起拍价:人民币1000元

 

《毗卢藏》因刊板于福州开元寺,又名《开元寺本》。《毗卢藏》的雕版自北宋政和二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12-1151),历时四十年。

此断简存一折,版框高24.3厘米,6行,行17字。内容为《出曜经》,是对《法句经》的解释。“出曜一词可能是出自《诗经》的日出有曜”,意为出现的光明,亦即将经中的种种譬喻故事,以光明为喻。

 

Lot 17




《罗汉观经图》粉本

日本江户时期

一张

94×183厘米

起拍价:人民币1000元

 

绘画史上,画家使用粉本的例子不胜枚举。在现存古代美术遗迹中,敦煌莫高窟第220窟东壁《维摩诘经变》壁画下方所绘帝王行从赴法会图像,与波士顿美术馆所藏传为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十分肖似,两图之间显然具有粉本的联系,这是广为人知的例子。徐悲鸿先生所藏《八十七神仙卷》,据徐邦达先生研究,是一份与武宗元《朝元仙仗图》等两幅宋画有密切联系的壁画粉本。

此画尺幅扩大,描绘一群罗汉聚于藏经阁中,其一正将一经函取出,生动地描绘了古代佛经按函号收藏的实际情况。此画人物刻画逼真,表情如生,衣纹如动,色彩艳而不俗,虽为粉本,亦显功力。

 

Lot 18



奈良写经《华严经》断简

奈良时代(8世纪)

一页

22.9×26.3厘米

起拍价:人民币1000元

 

日本写经史的最辉煌时期,应是在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年)。此时中国为盛唐时期,日本因积极学习唐文化,盛象空前。日本王室将佛教视作“镇护国家之要法”,有意大兴佛事;而留学僧玄昉从中国携带大量佛像及五千多卷大藏经回国传播,促进了日本国内书写大藏经的流行。因此奈良时代到平安中期也被公认为日本重要的写本时代。

此经存10行,纸质坚韧,墨色清黑,书风高古,笔势顿挫分明,颇有圣武天皇写经的阳刚之气。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一座1909室
  • 电话:010-65188159   010-65185991(传真)
  • 邮箱:wulun@wulunpaimai.com

©版权所有:北京伍伦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42377号